您当前的位置:长沙中南科技培训学校 > 考试资料 >

考试资料

2015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

作者:曾老师 来源:中南科技 点击: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

1(单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本题2分)
A 事物性质的改变
B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 事物结构的优化
D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位置的移动
标准答案: B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发展的实质。
【应试指导】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正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单选题)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本题2分)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C 同一性和斗争性
D 根本性和非根本性
标准答案: C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应试指导】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所揭示的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为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为同一性,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3(单选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的是(  )。(本题2分)
A 反映论和先验论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标准答案: D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思维与存在之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应试指导】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可知论;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因此,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的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单选题)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肯定(  )。(本题2分)
A 世界万物具有统一性
B 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C 世界万物具有可知性
D 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割性
标准答案: A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哲学的一元论。
【应试指导】坚持承认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也就是肯定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本的原理,也称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5(单选题)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  )。(本题2分)
A 符合客观实际
B 被群众所掌握
C 符合书本知识
D 被多数人赞同
标准答案: A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应试指导】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也就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6(单选题)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本题2分)
A 发展观
B 一元论
C 物质观
D 认识论
标准答案: D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应试指导】党的思想路线全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虽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是它终究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的过程就是认识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客体,排除谬误,达到客观真理的过程。
7(单选题)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本题2分)
A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B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C 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D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标准答案: D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应试指导】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自我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单选题)认识的高级阶段是(  )。(本题2分)
A 感性认识
B 理性认识
C 直接认识
D 间接认识
标准答案: B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认识的高级阶段。
【应试指导】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9(单选题)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  )。(本题2分)
A 完全摆脱社会规律的制约
B 深刻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
C 根本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D 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历史人物的作用。
【应试指导】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起特殊的作用,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10(单选题)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本题2分)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应试指导】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使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另一方面促使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把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故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单选题)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本题2分)
A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统一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解析: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应试指导】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得分: 0分
12(单选题)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本题2分)
A 社会改革
B 科学技术革命
C 阶级斗争
D 社会基本矛盾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应试指导】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与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发展。
13(单选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中间势力采取的策略方针是(  )。(本题2分)
A 反对
B 争取
C 发展
D 孤立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工作策略。
【应试指导】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4(单选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段话旨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  )。(本题2分)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
C 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 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
解析: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应试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不可盲目借鉴他国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毛泽东的这段话强调的即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15(单选题)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处的地位是(  )。(本题2分)
A 先锋队 
B 参与者
C 领导者
D 主力军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处的地位、作用。
【应试指导】农民不仅是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忠实最可靠的同盟者,而且是这个革命的主力军。
16(单选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本题2分)
A 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B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C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D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解析: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应试指导】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又构成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17(单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本题2分)
A 当今时代主题
B 市场经济理论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自主创新能力
解析: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应试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单选题)住房、物价、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备受百姓关注。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本题2分)
A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应试指导】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9(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本题2分)
A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B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
【应试指导】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只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新鲜经验,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20(单选题)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本题2分)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应试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21(单选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2分)
A 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B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C 深化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D 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应试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2(单选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本题2分)
A 改革开放
B 创新驱动
C 经济发展
D 社会稳定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应试指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和关键抉择,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23(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国之本是(  )。(本题2分)
A 坚持改革开放
B 实现共同富裕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四项基本原则。
【应试指导】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4(单选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  )。(本题2分)
A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B 构建和谐社会
C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D 改善人民生活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应试指导】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使各种社会关系相互协调融洽顺畅,做到各种关系、各种要素、各种成分的最佳结合,其结合点就是不断提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5(单选题)当前,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本题2分)
A 城乡二元结构
B 农业投入不足
C 农民收入偏低
D 农村发展滞后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应试指导】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6(单选题)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  )。(本题2分)
A 调整经济结构
B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 防控金融风险
D 建设创新型国家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应试指导】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27(单选题)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  )。(本题2分)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C 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D 多元平衡,共同发展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外开放。
【应试指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基点。这是因为: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须立足依靠我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我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立足点和基点只能是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
28(单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本题2分)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应试指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9(单选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本题2分)
A 一个中国
B 长期繁荣
C 两制并存
D 高度自治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国策。
【应试指导】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这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根本目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30(单选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  )。(本题2分)
A 难以抓住机遇,应回避风险
B 可无视风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C 应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 应抵制经济全球化
解析: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
【应试指导】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1(单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本题2分)
A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应试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2(单选题)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本题2分)
A 保障和改善民生
B 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D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建设的重点。
【应试指导】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
33(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本题2分)
A 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
B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解析: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的宗旨。
【应试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党的阶级性和历史使命。我们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4(单选题)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的日期是(  )。(本题2分)
A 9月10 日
B 12月4日
C 1月1日
D 5月4日
解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国家宪法日。
【应试指导】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
35(单选题)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本题2分)
A 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 互惠互利、共赢共存
C 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应试指导】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6(单选题)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本题2分)
A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 民族合作
C 民族团结
D 民族平等
解析: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民族政策。
【应试指导】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37(单选题)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我国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此次会议的举办城市是(  )。(本题2分)
A 天津
B 广州
C 北京
D 上海
解析: 【答案】C
38(单选题)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纪念活动。本次活动是纪念万隆会议召开(  )。(本题2分)
A 60周年
B 65周年
C 50周年
D 55周年
解析: 【答案】A
39(单选题)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据初步核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本题2分)
A 9.2%
B 10.4%
C 6.5%
D 7.4%
解析: 【答案】D
40(单选题)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是到2025年(  )。(本题2分)
A 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B 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C 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D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大国
解析: 【答案】C

41(问答题)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表明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是可以被创造或消灭的。
(本题10分)
解析: 错误。(2分)
(1)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其根本特点。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社会规律也具有规律的一般特点。(4分)
(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只是说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表现方式不同,并不否认其客观性。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们的活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社会规律。(4分)

42(问答题)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本题10分)
解析: 正确。(2分)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分)
(2)当前,党面临严峻的执政考验。因权力的诱惑,极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等,最终导致丧失执政地位。(4分)
(3)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长期执政不变质。(2分)

43(问答题)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本题10分)
解析: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2分)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3分)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2分)

44(问答题)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本题10分)
解析: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每项2分,答出任意五项可得满分10分)

45(问答题)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抉择。当前,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本题10分)
解析: (1)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机制。(3分)
(2)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2分)
(3)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3分)
(4)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增强科技实力。(2分)

46(问答题)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本题10分)
解析: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6分)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4分)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保证了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5分)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三者必须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和对立起来。(5分)
 

版权信息

Copyright@2017-2023
网站备案: 湘ICP备2020019499号

  • 招考微信平台

  • 招考官方微博

  • 扫码咨询我们
  • 扫一扫
    参与每天互动